发布日期:2024-12-13 23:32 点击次数:159
【灵光一闪】股市杠杆怎么用
老字号焕发新生必定不是传承与重塑相互分割的简单抉择,而是基于核心价值和市场情境的自我优化。
蒋光祥
在大董、四季民福、京福居等烤鸭店外排队的年轻人,近日可能刷到了这样一条消息,全聚德(002186)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,去年营收同比下滑24.16%,亏损2.78亿元,全聚德在年报中坦言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。与此同时,素有最“狂”老字号之称的天津百年老店——狗不理也在接连关店。早前曾有数据显示,我国的老字号,在上世纪50年代有16000多家,但当前国家商务部两批认定的“中华老字号”才1000余家,其中仅三成左右经营良好,大部分知名老字号逐渐衰弱甚至消失。老字号们萎靡不振的同时,令人不禁担心老字号的资源、文化和产品的传播传承会不会一同消失。
国内老字号品牌作为传统文化背景下典型的内涵性产品,具有特定品牌情境、原创性和历史延续性等特征,品牌原创的“真实内核”往往与客户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相重合,极具“唤起”效应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新旧如何迭代,大多人内心深处还是会对老字号留存一份情怀与信任,还是愿意给老口味、老品牌一个机会。要说年轻人一味喜新厌旧,对老字号没什么感情,并不符合事实。但老字号自己这些年来又在想什么、做什么,尤其是面对新零售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态度,可能更值得我们去深究。
下一代北斗系统将优化星座架构,形成高中低轨混合星座,全面提升时空基准维持精度和自主运行能力,持续提升服务性能;建设集成高效的一体化地面系统,实现资源弹性调度、数据共享使用、业务连续运行;覆盖地表至深空的各类用户终端,以及与其他不依赖卫星的定位导航授时手段融合的各类用户终端,实现用户多场景、高精度、智能化使用。
面对品牌老化和市场萎缩,大多数老字号也想过自救,想过如何把老品牌“活化”或“年轻化”。老字号们尽管身重体长,转身困难,也多曾经有过拥抱新事物的念头或者举动,只不过今天这个市场可能与他们想象的不一样,无能为力感一次次来袭后,极易失控,而后走向“佛系”。因为老字号多讲究传统手艺,传承相对容易,给客户展示老字号原物的感知即可,不过传统工艺又难以匹配快捷化的市场需求。要论及转型重塑,老字号往往束手无策,或者用力过猛。重塑强调的是品牌价值层面的变革,包括名称、标志、理念、定位和整个价值链进行改变,最终还得看市场买不买账。
根据个人体会,老字号转型有两个常见误区。一是,完全“跪舔”市场,一味跟风,老字号也想变“网红”,殊不知网红两个字本来就是双刃剑,包括网红的客户自身,也不一定想得明白、分得清自己真的想要什么,掉头极快。老字号跟着东奔西跑,疲于奔命,最后或落寞或沉沦。二是,一些老字号的“自我优越感”过于突出,突出到完全忽视市场反馈,漠视客户感受,在消费者看来东西不咋样,但“狂”得倒是很有特点,最终形单影只,茕茕孑立。一句话归总,老字号焕发新生必定不是传承与重塑相互分割的简单抉择,而是基于核心价值(例如排他性技艺)和市场情境的自我优化。
世人都知创业难,守业更难。不同于新兴品牌,国内老字号品牌即将或者正处于生命周期的衰退期,如果不能首先扭转自己认识上的误区,借鉴国外老字号的成功之处,积极求生,可能外界再急都没有用。不过我们也能看到,有一些老字号凭借自身的“绝活”和差异化创新,还是活得很滋润,甚至焕发出第二春。更为可喜的是,国内一些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兴起的“五十年”品牌,正在有朝百年老字号成长之趋势,期间非但没有被互联网甩下马,反而能成功借力互联网,这种“魔性”就很对现在年轻人的胃口了。
(作者系基金从业者)
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